当前,我省持续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,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,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为企业在陕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、提供更优服务,努力打造政府最诚信、企业最舒心、办事最高效的营商环境。
水美则鱼肥,土沃则稻香。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,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“金字招牌”。而要高质量发展则需要吸引更多经营主体落户、优质大项目落地,如此相辅相成、往复循环,才能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。陕西发展势头良好,是挖掘商机谋求发展的热土。用事实和效果说话,我省各级职能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,打出服务高质量发展“组合拳”:税务部门推动办税缴费智能化、便利化,为经营主体送去有速度、有温度的税务服务;海关方面优化外贸营商环境,帮助企业减免关税,实现进出口货物“快进快出”;市场监管部门深化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,拓展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、跨部门、跨行业互通共享应用,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……
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精准对接需求、提升质效,善于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除积弊、激发活力。不同行业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,需要采取定制化服务和策略,只有深入企业、奔赴一线,才能真正了解企业需求,找到营商环境的堵点、痛点,从而有的放矢。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俯下身子、放下架子,多下基层察实情,做到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,从管理型人员向服务型人员转变。比如,积极探索服务型执法模式,依法行政兼顾力度与温度,提升监管效能。
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。这就需要畅通反馈渠道,让企业能够随时反馈问题和建议,有关方面根据反馈调整对策;强化数据应用,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需求和市场趋势,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,增强策略的前瞻性;提升政策执行力,政策的执行过程应公开透明,接受社会监督,减少“好政策”与“执行力”之间的差距。
为发展铺路、为创新除障、为企业排忧,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也需要部门之间通力协作、形成合力,共同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“软环境”。各级职能部门要切实把群众的事、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,把政策暖意畅通传递到市场末端,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。